為深化 2025 年北部中南半島山區山崩風險國際減災教育培訓課程 (2025 Advanced Institute on Landslide Risks in the Mountains of Northern Mainland Southeast Asia) 的成效,並促進跨學科合作於山崩與斷層活動的研究,我們鼓勵培訓課程的參與者提出先導性跨學科研究計畫,聚焦於自然災害相關議題。
我們將為培訓課程中提名的 2 至 3名參與者提供最高 15,000 美元的種子基金,以支持創新研究計畫,進一步助力減少災害風險。
國際災害風險整合研究計畫 台北培訓交流中心 (IRDR ICoE-Taipei) 與國際科學理事會 (ISC) 誠邀培訓課程的參與者提交為期一年的研究提案,讓我們攜手合作,運用科技與創新,共同守護山區安全,邁向更可持續的未來!
截稿日期:2025年5月15日
入選公告:2025年6月31日
執行日期:2025年 8 月至 2026年 8 月
邁向 2050淨零排放:臺灣碳儲存 技術發展 X 實踐規劃
隨著全球對氣候變遷的關注日益加深,碳捕集與封存(CCS)、生物能源碳捕集與封存(BECCS)以及直接空氣捕集(DAC)等碳儲存技術成為實現淨零排放的重要關鍵。臺灣國家發展委員會正式發布《臺灣 2050淨零排放路徑及策略總說明》,規劃以科技創新、產業轉型及永續發展為核心,制定全面的減碳行動計畫,並提出「12項關鍵戰略行動計畫」,涵蓋能源、產業及日常生活的轉型方向。
在此背景下,一場專門探討臺灣碳儲存技術發展與實踐規劃的特別會議即將召開,邀請來自臺灣及全球的專家學者,共同交流碳儲存的現況與未來發展,並探討臺灣如何在國際競爭與合作中占據一席之地。
透過跨領域的專業交流,本次會議將有助於:✅ 促進臺灣與國際在碳儲存領域的合作與競爭力✅ 強化科技創新與應用,提升碳捕集與儲存技術的實際效能✅ 深化政府、企業與學術機構之間的協作,加速落實 2050淨零排放目標
共創淨零未來,臺灣走向全球舞台
淨零轉型已是全球趨勢,臺灣正積極投入碳儲存技術的發展,為全球減碳做出貢獻。透過此次會議,將能有效整合學術研究、產業應用與政策規劃,推動臺灣在碳儲存領域的突破,實現科技驅動的綠色未來。
讓我們攜手合作,以創新技術與永續思維,共同邁向 2050淨零排放的願景!